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曾经拍摄了一部名为《记录“海选”》的纪录片,该片非常真实地记录了吉林省镇赉县大官营子村村民自行选举村干部这样一个事件,并获得了第39届蒙特卡洛国际电视节的“女神银质奖”,为此中央电视台组织该片主创人员和部分专家对《记录“海选”》一片进行座谈,以下是发言摘要。
胡劲草(《记录“海选”》编导):先谈这个片子的真实性,这个选题最初的来源是由国家民政部给我们推选的。去年《村民民主选举法》颁布实施以后,村一级的村干部,要通过法律选举产生,去年又正好是一个选举年。我们拿了这个选题的时候,已经是三月份,当时不知道选举其实已经开始了。而且东北有个特点,就是农民是利用农闲猫冬的时候做这件事情。所以到了三月份东北的选举已进入尾声了。但当时东北的海选已经很有名了,于是我们就找到了一个还没有选举的地方,所以选择了镇赉县,到了大官营子村才知道这个地方是第一次出现用海选的方式来选举村长。
朱波(《记录“海选”》策划):当时做这部片子的时候,之所以选择东北,是因为作为农民的语言东北很有可能是最生动的,而且东北话大家都能听得懂。我们不能想象这样一个故事如果发生在福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那我估计所有人都听不懂。而东北农民的那种幽默是不动声色的,比我们的幽默还要好。他们那种幽默是天然的,顺口就来了。
尹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记录“海选”》因为是用纪录片样式拍的,所以画外音、旁白还是有一些,但是画外音、旁白不是起了一个解释的作用,也不是起了一个判断的作用,基本上是一个串联的作用,就是它里面叙述一些过程,叙述一些事件,它不干涉那个事件本身的发展、形成。这就替代了那种第三人称解说的方式,就使它一方面还原了生活语音本身的真实感,另一方面又增加了画面信息的丰富性。应该说这部片子拍得非常好,包括它的镜头、剪辑方面都有很多精彩的地方。
马修文(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在纪录片《记录“海选”》拍摄中,有意识地运用了电影的手法,交叉蒙太奇、平行蒙太奇都用了,还有剪接,基本上用的都是电影手法。所以这部片子得奖的原因尽管有很多,但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在于它把纪录片做得很艺术化。我认为摄像拍得极好,像油画一样,色块和色块之间那种流动,绝对不呆板,而且运用那种红色的,那种酱红色的、土红色的东西比较多,高低远近,流动和用光都特别讲究。所以这部片子很艺术化、很好看,看得出导演和摄像两个配合得极默契。
尹鸿:马老师说得挺好,因为在我看来,这个纪录片确实比较有自己的风格。我们按一般的常规理解,纪录片是对一个非常日常的状态的一个记录,和虚构的东西来比,它比较少戏剧性。而且因为它表现的很多都是未知的东西,在一个开放状态下发生,很多镜头抢拍不下来。但是这个片子除了在拍摄主要人物、主要场景以外,它有一个摄像机是专门抓拍一些其他的东西,这样为它后期的制作提供了素材,使它的后期剪辑成了有计划的剪辑,这样就对观众更有吸引力。
马修文:中国的纪录片历史是很短的,西方的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和纪录片是同步发展的,好多导演都是出身于搞纪录片的。所以他们的片子无论是娱乐片、艺术片都带有纪录片的那种训练的痕迹在里头,就是真实的东西很多的。咱们中国的纪录片本身就起步很晚,而且前些年是专题片,专题片往往是主题先行,上头来个政策,你就用画面来填进去,我觉得《记录“海选”》的编导和策划也多少受了这个影响,也想把这个大的主题,民主选举装在这么一个故事框子里头,肯定还挺得意。可是没想到在选举中间,会出现了王臣这匹黑马,所以让他们恼火。原来他们觉得按照严格的逻辑往前走的东西被打乱了,成为一种非逻辑的东西了,但这恰恰就是纪录片,真正的纪录片的魅力就是在这儿。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看外国的纪录片?就是因为它有魅力。所以这部片子好就好在它有两点出乎意料,这是策划所没有的。
尹鸿:这个片子对大家来说,可能最容易发现的就是,对生活的记录居然能如此有戏剧性。但是反过来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觉得遗憾一点的就是,编导太有意识地去突出这种戏剧性了,因为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上,在其他一些语言的使用上,有时候都引导观众一开始就关心一个问题,谁能当村长?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能由于这样一个动力,叙事上的一个动力因素又影响了它对生活的反映,其实原生态当中还有一些更丰富的,能够引起我们观众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感悟的东西。
马修文:有人说,客观真实本身就是个意识形态的神化。不过呢,这当然也是一个神化,没有绝对的客观真实的,他必须有自己的立场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本片编导可贵之处在于通过以前的所谓专题片的那种框框,努力地接近农民的真实的生存状态,虽然她有她的政策为准绳,但用艺术的手法,努力地、真实地反映一个农民的生存状态,我觉得这是它非常成功的地方,也是它得奖的原因。